1974年生于瑞士巴塞尔。在希腊,瑞士提契诺、巴塞尔长大。 1994年于巴塞尔中学毕业。 从1993年起,在瑞士、德国、奥地利的文学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。 1997年参加了瑞士索洛图恩州文学代表大会。 1997年8月,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小说《花粉屋》。 目前生活在瑞士巴塞尔,专事写作。 1997年获奖情况: 在奥地利克拉根福的英榴博格·巴赫曼奖小说手稿评比中获大奖。 获于尔根,蓬托基金会的文学新秀奖——AS?PEKTE小说处女作奖。
这部以人们之间的隔膜和心灵的失落感为主题的小说,在欧洲一经出版,便获得了多项文学大奖,迄今已被翻译成21种文字。作者策,燕妮也因此成为德语文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新秀。 小说主人公——自小父母离异的女孩瑶,在家人、恋人、朋友中努力寻觅看沟通的可能性;最后却不得不承认所有的人都是“陌主人”…… 作者带有自传性质的写作,文字看似冷漠,实则充满激情;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隐喻、象征的手法,描述了当今年轻人意识中的多种灾难性情境;以委婉的尖锐触及了一系列社会问题,展现了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共有的困惑。
“我想,一个好作家,他不会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。以前从来没有一代人像我们这代人有这么多父母的离异,而这现在却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,你常常可以跟别的孩子谈论各自离了婚的父母。但是,应该想一想:这是为什么,对孩子会导致什么后果。我认为这很重要。对我来说,写一本有关这方面的书是很重要的。
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。讲的是一个小姑娘,从小是跟着父亲长大的,后来,她的母亲跟了别的男人,结了婚,又去了别的国家。小姑娘长大了,毕业后,她大概十八岁吧,她就去找自己的母亲,想和她谈一谈过去发生的一切,她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,比如说,为什么母亲不和他们在一起了。她与母亲一起旅行,但是她们之间没有交流,她们无话可说。母亲说,你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小妹妹,你不再是我的女儿了。这听上去简直是不可思议,但是对于母亲来说,就这么处理现在的母女关系,可能是更容易一些。这个故事很简单,也非常短。但是语言表达、隐喻和象征手法是非常重要的。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。”
——策·燕妮
屋里很黑。只有鱼缸被照亮。那两条鱼不安地在那块玻璃旁游上游下,简直可以说,它们相互盯着对方的眼睛。鱼背上蓝色的、尖尖的鳍激动地摆动着,闪闪发光,就像是水里的金属板。它们一刻不停地在分开它们的玻璃板旁上下地游动,我问保琳,这两条可恨的鱼能不能停下来歇一歇。保琳躺在我旁边高出一块的床上,脸朝着墙,不回答我。她睡着了,也许正对着墙发出元声的哭泣。这所房子里的墙很薄,甚至可以听到那个婴儿在成长的声音。安娜的肚子在跳动,这些墙壁守卫着这个肚子,似乎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这一个目的。一个不断长大的肚子,填补了一切,排挤了一切,就连父亲的烟头也都给排挤了。我突然想起来,父亲没有问我露西的事。他什么也没有问。如果他问我,我也无言可答,露西的脸在我的记忆中变成了模糊不清的一个斑点,一个我无法与之对话的斑点。只有那双鞋还在我的箱子里,那双她十年前为我买的,但从来没有寄走的蓝色的童鞋………
(摘自《花粉屋》172页)